激光焊接机能否实现多工位加工?

发表时间:2025/09/26 阅读量:9 来源: 海维激光

在电池、电子、汽车零部件等制造领域,提升单位设备的产出效率是产线优化的核心目标之一。许多企业发现,传统单工位焊接模式下,激光焊接机等待上下料的时间占比较高,导致整体节拍受限。为突破这一瓶颈,越来越多的生产现场开始采用支持多工位加工的激光焊接方案。

事实上,激光焊接机完全具备多工位加工的能力,但其实现方式并非简单增加夹具,而是依赖于系统级的集成设计。通过合理的机械布局、光学配置和控制逻辑,一台激光焊接机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,高效服务于多个工位,显著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生产节拍。

两种主流多工位实现方式

双工位激光焊接机(最常见)

采用旋转台、直线切换平台或双工作台设计,两个工位交替工作。当A工位焊接时,B工位可进行人工或自动上下料,完成后通过平台移动或旋转实现快速切换。这种方式结构成熟、调试简便,适用于中等节拍的批量生产,广泛应用于电池极耳转接片、电机端盖、传感器外壳等工件的焊接。


双工位激光焊接机


4路能量分光激光焊接机(高效批量方案)

通过光学分光器将主激光束分成四路,分别传输至不同焊接头,每路能量可独立调节。系统可支持同步焊接或分时操作。例如,在动力电池模组焊接中,4路激光可同时完成多个工位的极耳连接,大幅提升单位时间内的焊接点数。该方案适合高节拍、同类型工件的大批量生产,尤其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的产线。


4路能量分光激光焊接机


多工位加工的实际价值

提高设备稼动率,减少空载等待

降低单件焊接成本,优化投资回报

减少设备占地面积,提升空间利用率

支持与自动化上下料、视觉定位等系统无缝集成

选型建议

对于产品换型频繁、批量适中的场景,双工位方案更具灵活性;对于追求极致效率的大规模生产,4路能量分光更具优势。需注意的是,分光后各通道的激光功率会相应下降,应确保每路能量仍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。

激光焊接机能否实现多工位加工,关键在于系统配置而非单一设备性能。通过双工位切换或4路能量分光等技术,企业可以在不大幅增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,显著提升生产效率。合理选择多工位方案,是优化产线节拍、实现精益制造的有效路径。

联系我们 更多 +

咨询电话(Tel) 134 2515 4061 邮箱:info@haiweilaser.com
地址: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田寮路智衍创新大厦1栋3层

关注微信
添加即时沟通了解
产品中心 在线留言 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