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生产线各工序标准耗时解析
发表时间:2025/08/06
阅读量:17
来源:
海维激光
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生产线的节拍时间是评估生产效率的核心指标。实际耗时受电芯尺寸、模组设计、自动化程度及工艺要求影响,接下来给大家分享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生产线各工序的耗时参考范围。
上料与分选
电芯自动上料、扫码、极性检测与分选,单支耗时约8–15秒。若需结合OCV/IR测试,时间可能延长至20秒。
堆叠/入壳
软包或方形电芯堆叠,采用机械手或夹具定位,每层叠加耗时5–10秒。整组堆叠(如12串)约需60–90秒。圆柱电芯采用集束入壳方式,速度较快,一般在40–70秒完成。
焊接工序
激光焊接是关键路径。一端极耳多点焊接(如8–12点),单侧耗时约15–30秒,双侧合计30–60秒。焊接后通常集成焊后检测(如外观、高度),增加10–15秒。
绝缘与检测
贴绝缘片、安装缓冲垫、BMU安装等辅助工序,合计耗时约40–60秒。高压绝缘、内阻、采样线导通等综合检测,一般控制在30–50秒。
打包与下线
模组打包、标签打印、信息上传MES系统,耗时约20–30秒。
整线节拍与平衡
一条标准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生产线的综合节拍通常在120–180秒/组之间。需注意,各工序需进行产线平衡,瓶颈工位(如焊接或检测)将直接影响整体效率。
用户在规划产线时,应结合自身产品规格与产能目标,与设备供应商共同验证各工序实际CT时间,避免盲目套用通用数据。选择具备工艺仿真与节拍优化能力的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生产线厂家,有助于提升投产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