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焊接机器人:焊接材料表面有涂层对焊接效果的影响
在实际生产中,许多金属部件在进入焊接工序前已带有防锈油、钝化膜、导电涂层或绝缘漆等表面处理层。用户在引入激光焊接机器人时常忽略这一因素,导致焊缝气孔、飞溅增多、熔深不稳定,甚至出现虚焊。事实上,涂层对激光焊接的影响不可忽视,需从物理机制和工艺应对两方面理解。

涂层如何干扰激光焊接过程?
激光焊接依赖高能量密度使材料局部熔化。当表面存在涂层时,可能发生以下情况:
能量吸收变化:部分涂层(如黑色磷化膜)会增强激光吸收,导致局部过热;而透明或反光涂层则可能降低能量利用率;
气体释放:有机涂层(如防锈油、油漆)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,若来不及逸出,会在熔池凝固前形成气孔;
杂质混入焊缝:涂层中的非金属成分(如硅、硫)进入熔池后,可能降低焊缝强度或引发电化学腐蚀;
等离子体屏蔽:挥发性物质电离后形成等离子体云,部分阻挡后续激光束,造成能量衰减。
常见涂层类型与应对策略
对于防锈油或脱模剂这类有机残留物,高温下会迅速气化,极易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并引发剧烈飞溅。建议在焊接前进行清洁处理;若无法完全去除,可采用高离焦量配合低功率进行预烧,提前挥发污染物。
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本身致密且导热性差,会阻碍激光能量有效传导至基材,导致熔深不足、焊缝颜色发黑。此时应适当提高激光功率密度,并辅以氮气保护,以改善熔池流动性并减少氧化。
在动力电池制造中常见的导电涂层(如涂覆于极耳表面的碳系或金属系涂层),若厚度过大(通常建议控制在2微米以内),会导致焊接时电阻异常、局部过热甚至产生爆点。推荐使用脉冲激光模式,通过精确控制单脉冲能量避免涂层剧烈反应。
而镀锌钢表面的锌层在激光作用下会迅速汽化,锌蒸气若滞留在熔池中,冷却后易形成孔洞或裂纹。对此,可采用光束摆动焊接技术扩大熔池开口,同时配合侧向吹气(如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),加速锌蒸气排出,有效提升焊缝致密性。
涂层并非不能焊,但必须纳入整体工艺设计。一台适应性强的激光焊接机器人,应能通过参数调节、辅助手段和过程监控,有效应对不同表面状态带来的挑战,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。


扫一扫添加微信